

真雪球有多好玩?
· 體驗真雪的獨特魅力 ·



雪球炸裂的震撼
當雪球擊中目標時,瞬間炸開的雪花帶來視覺與觸覺的雙重享受,讓每一擊都充滿爽快感與成就感。

手凍的真實觸感
拿著真實的雪球,雙手感受到冰冷,這種自然的觸感讓遊戲更貼近冬季的氛圍。玩家可以戴上手套保暖,同時體驗在雪地中握著雪球的真實手感,增添遊戲的沉浸感與樂趣。

有限彈藥,無限策略
拿著真實的雪球,雙手感受到冰冷,這種自然的觸感讓遊戲更貼近冬季的氛圍。玩家可以戴上手套保暖,同時體驗在雪地中握著雪球的真實手感,增添遊戲的沉浸感與樂趣。
雪合戰特色
雪合戰深受歡迎的原因 !!!



雪合戰比賽需要攻略對方陣地,極度需要戰術運用,發揮智慧,閃避,突進,均能滿足青年人體能發展。

前鋒後衛職能不同,需分工合作。
領袖訓練尤其適合,突顯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。

閃避技術均接近閃避球,攻擊即是棒球的投球,可以作技術轉移。
有war game 的刺激感,能提昇興趣,而且安全性更高。

真雪雪合戰的配套

雪球
標準雪球由專用雪球機製作,直徑約6.5-7公分,重量約95克。
每場比賽每隊約需90顆雪球(視比賽規則而定)。

旗幟
每隊隊伍的象徵,雪合戰的目標就是奪走對方隊伍的旗幟。

專用障礙物
專用障礙物代替雪地雪合戰中的雪牆,在雪合戰中提供防禦掩護、增加比賽挑戰性,並促進團隊合作與戰略規劃。

防護面罩及頭盔
保護頭部和臉部免受雪球擊中,通常為透明材質,確保視野清晰。

製雪機
用於製作標準雪球的專用設備,製作雪合戰專用雪球,製造時需要注水入機器,並確保雪球大小和重量一致。


雪合戰場地
人數 7 人對 7人
場地 38米 長 12米闊,
中場線設置一個障礙物,
兩邊場地線各自設置三個障礙物。
雙方所屬旗幟設置於該隊場地後方。
雪合戰規則
雪合戰在比賽形式上,和「打雪仗」及「攻防戰」非常相似,主要以兩支隊伍對戰方式進行。比賽採用三局兩勝制,每局三分鐘,比賽期間需同時用雪球擊敗對手,並以雪牆作掩護,率先拔掉對方旗幟即可取勝。比賽中各隊會派七人參賽,若比賽過程中超過三人踏足對方場地,便算輸,是非常講究隊員之間相互配合的運動。
起始設置
-
以兩支隊伍對戰方式進行,雙方各9名隊員每隊派7名選手參賽
-
最多可設置2名替補隊員
-
7名上場參賽隊員由4名前鋒和3名後衛組成。
基本玩法
-
比賽採用三局兩勝制每局三分鐘
-
以雪牆為掩護,利用雪球互相投擲
-
用雪球擊打對手隊伍的參賽隊員,在比賽時間內拔下對手的隊旗
勝利條件
-
一方在隊員未被判出局的情況下奪下對方隊旗,直接獲勝
-
一方的參賽隊伍被全員擊中出局時,對方隊伍獲勝
-
每場比賽結束後,剩存隊員多的一方獲勝
犯規
-
比賽中修復破損雪球或重新製作雪球
-
比賽開始時的搶跑會被視為出局
-
整體形狀少於三分之二個雪球
-
使用不在場地內的雪球和來自場地外的雪球
雪合戰影片介紹
新興運動-雪合戰 Yukigassen
日本昭和新山國際比賽影片
新興運動雪合戰 Yukigassen宣傳影片
新興運動雪合戰 Yukigassen
活動相片









傳統民間運動,可以進行套路花式,亦有隔網對打。最初概念源自蹴踘,即是古代足球,後來亦發展到用手打的毽。

柔力球源自90年代中國山西晉中,其項目分為兩種比賽模式,分別是花式套路和網式競技的模式,前者需要熟能生巧,後者則是對套路的巧妙運用於實戰中,是一項可柔可剛的運動。

手綿球源自於1981年日本的愛知縣名古屋基督教青年會。其玩法於網球和羽毛球等運動相似,但使用手代替了球拍,使遊玩者能直接接觸球身,在球的方向、力量上更容易操控

匹克球源自於1965年的美國,1970年在美國被大規模推廣及發展,2016年開始活躍玩家增加至330萬。結合了羽毛球、桌球、網球的特徵,是發展最快的新興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