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巴迪是來自印度的接觸性運動,玩法是由兩支隊伍(7名球員)的球隊組成進行比賽,比賽的目的是讓攻擊方其中一名球員闖入,防守隊的場區,然後儘可能地接觸到防守方的隊伍,再不被防守方抓到的情況下,衝回自己的廠區。卡巴迪規則,分數計算會根據攻擊方觸碰多少防守隊的成員而計算多少分,觸碰到防守一名成員得一分。若防守方的成員在自己的場區捉到攻擊方的進攻成員,則能獲得分數。
卡巴迪在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都非常流行的新興運動。卡巴迪其實在古代印度史上,就已經有記載,但在20世紀開始才被認定為競技遊戲。
卡巴迪有兩個主要學科:“旁遮普卡巴迪“,也稱為圓形卡巴迪,在戶外圓形球場進行的傳統運動形式,而室內進行的標準卡巴迪通常是在矩形球場進行。
旁遮普卡巴迪
標準卡巴迪
卡巴迪的歷史
未被證實的歷史上,卡巴迪這項運動是由吠陀時期的古印度。據說對於Yadava人來說,是非常受歡迎的。在Tukaram上記載著,Krishna神 在他年輕時期也玩過卡巴迪。
雖然有很多對於卡巴迪不同歷史上的記載或說法,但現代的卡巴迪在印度還是不同遊戲玩法或別稱出現在民間遊戲中。
這些演示,讓卡巴迪原本只是鄉村遊玩的遊戲,正因印度在亞運會上演示出這項新競技運動,促使卡巴迪慢慢走上國際運動舞台。
-
1920年,有第一批的正規卡巴迪比賽裡面,印度因大力推廣卡巴迪作為一項競技運動而大獲好評。
-
1938年印度奧運會的計畫中的內容是引入全民運動。
-
1950年成立了新的印度卡巴迪聯會。
-
1951年在新德里舉行的第一屆亞運會上卡巴迪作為表演運動,進行演示。
-
1982年在德里舉行的亞運會上再次用卡巴迪作為表演演示。
-
1990年開始,卡巴迪從1990年正式被列入亞運會的項目。
標準卡巴迪
在國際比賽中的卡巴迪,通常以7位成員組成的兩隊隊伍對抗,每隊都有五個候補成員。比賽分為上下半場,各20分鐘,中場有五分休息時間,半場後兩邊隊伍需要交換場區。
卡巴迪特色
卡巴迪受歡迎的原因
能夠在不同地形遊玩
節奏緊張刺激
卡巴迪玩法非常多種類
攻擊方
來自攻擊方稱為「攻擊者」,負責衝向防守方的場區,並盡量觸碰到防守方的成員,從而盡可能獲得最多分數。攻擊者必須越過攔截線進入防守方的場區,然後觸碰防守方成員後,安全折返自己的場區,過程中不能被防守方捉到,否則判定為攻擊失敗。攻擊時,攻擊者必須大聲連續大呼喊卡巴迪,由裁判判定是否確認他們的攻擊時是否一氣呵成,如果稍有停頓、不順暢的呼喊,則是犯規出場。每個攻擊者的時間只有30秒。只要防守方的成員被攻擊者觸碰,則攻擊者得分。攻擊者未越過攔截線之前,不能被防守方成員捉住,攻擊者一旦穿過攔截線後,就能以身體任何位置觸碰防守方
防守方
防守方成員在攻擊方未越過攔截線之前,都可以進行攔截動作,如捉到攻擊者,防守方則能獲得分數。攻擊者跨越攔截線,並進入防守方的場區後,防守方的成員就避免攻擊者對防守方成員的接觸,如攻擊方觸碰到防守方成員並成功逃脫攻擊方場區就能得分。如攻擊方觸碰到防守方成員準備逃脫,防守方成員必須馬上作出反應,捉住攻擊者,成功捉住,防守方則獲得分數,反之攻擊者獲分。
卡巴迪玩法
初始設置
1.每隊派出7名成員
2.上下半場更換攻守
3.每場20分鐘,總共40分鐘,5分鐘中場休息
勝利條件
1.得分最高的一隊獲勝
2.如果平手,將進行加時賽
基本玩法
1.攻擊方,需要派出一人進攻,跨越攔截線,觸碰防守方成員獲取分數。
2.防守方,需攔截攻擊者,獲取分數。
犯規
1.當進攻的時候,攻擊者必須呼喊卡巴迪
2.攻擊者只有30秒進攻時間
更多新興運動的服務如 : 青年導師培訓(生涯規劃)、到校活動、體驗學習、歷奇服務、領袖訓練、教師發展日、活動比賽統籌等,請跟我們聯絡!
本地發展
2016年,「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」正式成立,專門處理此運動在香港的任何相關事宜,並積極地為更有序地推動卡巴迪而努力。漸漸卡巴迪在香港開始進行推廣、訓練課程、培養相關人才。更陸續派出香港男子、女子卡巴迪隊伍代表香港出國參賽。
不少香港的運動聯會,都提供了卡巴迪的課程體驗,受到了不少香港人關注及遊玩。可見,卡巴迪在香港的推廣非常成功。在
國際發展
卡巴迪的發源地由於是印度,所以卡巴迪這項運動在剛剛推廣的時候比較多亞洲地區、國家的人參與卡巴迪。間接地也成立起「亞洲卡巴迪聯會」。其後卡巴迪,被不同地區、國家大力推廣,去到國際舞台,有更多的人遊玩卡巴迪、參與卡巴迪賽事。不同的歐美國家都漸漸開始組建卡巴迪的體育隊伍,例如加拿大、英格蘭、德國等國家。
因此,卡巴迪在2004年成立了「國際卡巴迪總會」(IKF),成員國家、地區聯會包括:伊朗、日本、泰國、韓國、英國、德國、馬來西亞、香港等,總共32個成員。因為開創了「國際卡巴迪總會」,及不同國家、地區的成員聯會協助,卡巴迪舉辦了世界性賽事的卡巴迪,包括男、女卡巴迪世界盃、亞洲盃等賽事。
International Kabaddi Federation (IKF)
卡巴迪影片介紹
卡巴迪會長盃女子比賽精華
卡巴迪比賽影片
傳統民間運動,可以進行套路花式,亦有隔網對打。最初概念源自蹴踘,即是古代足球,後來亦發展到用手打的毽。
柔力球源自90年代中國山西晉中,其項目分為兩種比賽模式,分別是花生套路和網式競技的模式,前者需要熟能生巧,後者則是對套路的巧妙運用於實戰中,是一項可柔可剛的運動。
卡巴迪玩法介紹
新興運動-卡巴迪介紹
手綿球源自於1981年日本的愛知縣名古屋基督教青年會。其玩法於網球和羽毛球等運動相似,但使用手代替了球拍,使遊玩者能直接接觸球身,在球的方向、力量上更容易操控
匹克球源自於1965年的美國,1970年在美國被大規模推廣及發展,2016年開始活躍玩家增加至330萬。結合了羽毛球、桌球、網球的特徵,是發展最快的新興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