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07f089f2914d03f25949ab2e23617deb.jpg

轉碟|PLATE SPINNING|中國傳統民俗運動

轉碟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,俗稱「轉花碟」、「耍花盤」,是一種考驗身體平衡的雜技,一直以來不斷發展出各種形態,包括花式轉碟、體操風格轉碟等,多個碟子合起來好像形成了一朵花,充滿優雅的美感。

轉碟的歷史

轉碟擁有2000多年歷史,在漢代已經有記載,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雜耍之一。

  • 漢代的畫像、磚石、壁畫和陶俑中都有旋盤(轉碟)的形象
    魏晉南北朝時期亦有記載,《晉書》中有寫著「太康中,天下爲晉世寧之舞,手接杯盤而反覆之,歌曰“晉世寧,舞杯盤。”識者曰:“夫樂生人心,所以觀事也。今接杯盤於手上而反覆之,至危之事也。杯盤者,酒食之器,而名曰晉世寧,言晉世之士苟偷於酒食之間,而知不及遠,晉世之寧猶杯盤之在手也。”」

  • 唐代時已經發展花式轉碟,例如倒立及用一隻手指支撐碟子

  • 明清時期,除了發展頭頂、鼻子轉碟之外,更在清朝時出現現今常見的轉碟方法:手腕拿著竹竿,在碟邊比劃圈圈,直至竹竿被轉到碟下中間以維持旋轉。

  • 從民國時期到現在,中國的轉碟技藝發展蓬勃,不斷派出雜技團參賽,並發展出以集體表演為主的「體操風格」轉碟。

轉碟表演

轉碟的裝備

早期為瓷碟,由於容易跌碎,所以改作塑膠製作。碟下面是圓錐凹陷的,轉碟時由碟的側面慢慢轉到中間的凹陷位置。

通常以塑膠、木或竹製成,頂端設有突出來的尖端,更容易把碟轉到碟下中間的凹位。

轉碟碟面
轉碟碟底
轉碟棍
轉碟棍尖
轉碟手勢

轉碟的常見形式

花式轉碟

個人或團隊都可以進行,花式轉碟旨在展示轉碟的技巧,花式例如反手拋碟、互換碟等都非常考驗表演者的平衡力和協調。在公開場合,部分學校引入花式轉碟,也常見於比賽。

花式轉碟

「體操風格」

通常為團隊進行,這種轉碟通常要求每個表演者每隻手拿超過兩個碟,而表演時需要結合體操動作,例如倒立、人疊人等,這些高難度而優美的動作,加上每隻手上整齊排列的碟子,看起來就將盛放的花。這種風格通常會在馬戲團表演中出現。

轉碟表演

轉碟的吸引之處

訓練平衡力

轉碟表演

培養堅毅品格

轉碟訓練
小朋友轉碟

紓緩精神壓力

轉碟基本操作

01

手握棒子,然後確保棒子垂直指向天空,再將碟子放在棒尖上輕輕勾住。

轉碟教學1

02

慢慢地將手腕順時針方向轉動,這樣就能成功地轉動碟子。

轉碟教學2

​更多轉碟介紹影片

轉碟基本教學

花式轉碟示範

轉碟表演

踢毽

傳統民間運動,最初發明概念源自蹴踘,即是古代足球,後來亦發展到用手打的毽。

投壺

投壺是把箭投入壺中的一項傳統活動;是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射禮及射藝的延伸。

陀螺

陀螺是一種充滿魅力的民俗運動,需要運用眼力、臂力和腰力,經常在中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作為運動項目。

扯鈴

扯鈴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玩具和雜耍器具,它的影子遍及全世界,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更多新興運動課程、體驗活動及教練培訓,歡迎聯絡我們!

bottom of page